上海艺术行业复工 行业复苏路漫且长

2020-03-26 21:59:18 发现艺术家网

 春分后的周末,艺术行业也渐渐动了起来,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机构在做足防疫准备后开门迎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这个周末“艺术”也成为了关键词之一;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艺术”的身影出现在生活的周遭,除了戴着口罩、保持距离,似乎一切如常。但因为艺术行业的周期性,艺术场馆展览全面更新或需至五月,艺术市场的修复期还难以估量。

  3月20日,上海西岸美术馆大道多家美术馆的开放,也成为了文艺青年和艺术爱好者的又一去处,伴着春色在龙美术馆前与樱花合影,去馆内走到作品的面前。

  3月20日,一名滑板爱好者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前练习滑板。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随着香港巴塞尔在网上举行,各家画廊也贴出了展会“聊天室”的二维码,不同是的是,往年此时朋友圈定位在香港会展中心的评论或吐槽没了,多是画廊的自我推荐和相关人士对着电脑屏幕的拍摄,看来一切并不如常。

  在过去的一周还有一些来自艺术行业的消息,比如国内首家民营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换了新馆长,博而励画廊有了新的合伙人并更名SPURS Gallery,上海乌鲁木齐路上的“寄存处”开了新的展览,当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贴出照片时,忽然有些感动,因为这似乎是疫情以后看到的第一个展,虽然“寄存处”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空间”。

  但在为眼下生出一点点欣喜的同时,国外却因为疫情纷纷休馆,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俄罗斯冬宫四大博物馆皆关,投入巨大策展精力和巨额保险费用、云集各方藏品的重磅展览(如比利时被誉为一生只见一次的凡·戴克展、罗马纪念拉斐尔去世500年展)被迫关闭,原计划5月举行的“纽约弗里兹”取消了今年的展会,多场艺博会暂时移至下半年……

  艺术场馆是否全面恢复还看五月

  艺术行业的“复工复产”并不容易,因为就博物馆、美术馆而言并非展馆开放就代表新展开幕,尤其是艺术领域的国际交流成为常态的当下。因为疫情在全球肆虐,部分国家关闭国境,艺术家无法前来、艺术作品无法运输、一些国外的展览不得不延期举办。

  日前,上海博物馆已经宣布携手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瓷映苍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暂定名)和来自意大利博尔盖塞博物馆珍藏油画展将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其中涉及卡拉瓦乔教科书级别的作品《捧果篮的男孩》。

  再看目前已经开放的展览场馆,无一例外选择现有展览延期,去年10月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卡塔尔博物馆群建立合作的余德耀美术馆将去年11月7日开幕的合作首展“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延期至今年夏天,原本计划在2020年相继呈现的“摩耶精舍:张大千的园林”(余德耀基金会收藏)、以及来自洛杉矶的“奈良美智”展和“奥德丽和悉尼·伊尔马斯摄影展”虽然未公布进一步消息,但在目前状况下势必延期。去年9月在艺仓美术馆开幕的“光/谱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和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展览也均将延期至5月;此外,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原计划3月上线的北欧当代艺术家双个展“物随心生”最快只能在5月底做好准备,其中疫情的不定因素是否会导致展览再延期也未可知。

  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首日

  也就是说,虽然场馆已开,但目前公共教育还是“云端”举行,想要全面“上新”或要至6月初,而4、5两月成为了疫情后下一个展览的筹备期,其中除了策展方案的落实,还包括与艺术家的沟通,作品的运输、布展,以及开幕前各种筹备。而这一切的进行还需要保证安全,一旦疫情出现反复、新档期也将再次更改,如为国际展览,还需顾及国外的情况,就能难以确定。

  同时2020也是上海双年展举办的年份,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已经宣布第13届上海双年展将于2020年11月13日至2021年3月28日举行,且不会因疫情取消。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向建筑师发出五楼常设展展厅设计的邀请,希望可以将其改造成为可以容纳展厅、教育、休闲、购物等功能的空间。目前双年展筹备委员会的上海小组已经展开密集的工作,并已经在复工后陆续与策展团队和重要艺术家签约。可想见探讨“水文化和城市的关系”的上海双年展将领衔11月的上海艺术季。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向建筑师发出的设计邀请

  因为疫情延期的“设计上海”和“北京画廊周”也均已宣布在五月底举行,在五月前已知的有新内容呈现的展览有苏州博物馆“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延至5月)3月底更换第二期展品、4月底上海博物馆新展“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揭幕,以及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后时尚时代”。这些展或在疫情前已经筹备完成,或依托馆藏,故艺术场馆真正恢复需待到五月。

  线上纯艺术交易还需观望

  3月18日至25日,香港巴塞尔无奈之下试水网上,虽然网上展厅已经落下帷幕,但最终交易情况尚未公布。不过按实体艺博会的经验,交易多发生在前半程,但前半程的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香港巴塞尔VIP线上预览首日,几家代表性国际画廊的销售额仅有去年的一半,而且网络并不通畅。

  2020年巴塞尔线上展会

  其实在筹备之时,虽然主办方以“千禧一代”的已习惯线上交易的形式提振士气,一些画廊却也已经预见到艺术需要“在场性”,观众在展场中亲身与作品产生交流、互动的体验最直接也最无可替代。尽管近年来线上艺术活动处于增长势态,但其体验与实际的展场还是不可同日而语。

  再者,国际大型艺博会的纯艺术品线上销售并不是两三百块的“主播带货”,以参加香港巴塞尔的画廊的作品为例,虽然低位大约10万美金左右,但两三百万美金的作品也是可见的。所以,这并不是“买它买它”式的冲动性消费,而是网上聊天室白色高冷色调下对金钱艺术化解读。

  再者画廊也是一门察言观色的生意,在实体艺博会上画廊工作人员一身利落打扮站在自己展位的白格子里,除了日常维护的藏家客户外,也打量着一些衣着考究的新面孔,从中寻找一些商机。而藏家客户的谈吐、看作品时的表情、对某件作品的关注程度等细微之处,在画廊工作人员眼中都是信息。而在网上,这些需要面对面获得的“信息”大打折扣,而同样打折扣的还有藏家对艺术品最直接的感动,导致双方都发出“沟通不畅”的声音。由此可见,传统画廊暂时无法完全被互联网的形式所取代,是因为展示及收藏艺术品的过程与在线购买商品的体验是不同的。

  2019年香港巴塞尔展会

  实体艺博会之所以“聚人气”,还因为其具有社交平台的属性,世界各地的人飞抵一处,用各种语言交流着时下流行的艺术家作品,甚至同一城市的人在生活的城市并不常见,但却在其他城市的艺博会遇上,以至于艺术界的朋友圈常出现“2月日本过年看展、3月底在香港巴塞尔、11月初又集体定位上海的盛况”。然而今年因为疫情,成为了2月宅家、3月观望网上巴塞尔。画廊也只将云销售作品一种尝试,并希望从中得到客户反馈和经验。

  但在疫情倒逼下,云上画廊也将成为一种趋势,画廊经营者也意识到互联网不仅仅只是发布信息联系客户,而更应该有更广阔的用途,一些画廊也开始研发APP以在画廊管理和销售中发挥效率。

  “纽约弗里兹”今年的展会取消也发射出“线上纯艺术交易”暂时还未成熟的信息。而就当前情况来看,能够保持实体商业活动和线上商业活动齐头并进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加之,目前疫情的影响不是局部的,佩斯画廊、卓纳画廊、高古轩、豪瑟沃斯画廊目前或关闭或改为预约制,原计划6月18日至21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虽暂未发布推迟的消息,但主办方也表示,目前正在与参展画廊、合作伙伴等协商是否有必要将艺博会推迟至秋季的事宜。艺术市场需要一个修复期,这个时间是多久目前难以估量。

  “文创”只是看上去很美?

  疫情期间,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首的部分博物馆尝试以雅集、脱口秀等形式各异的淘宝直播带动文创产品的销量,而文创企业目前的复工状况如何呢?

  从博物馆文创商店带走一件纪念品,一度是博物馆经济的组成部分。然而,四五年前以原文物图纹“照搬”印在衣物及产品上的方式,渐渐难以满足对生活美感日益需求的大众,尤其在疫情之后,文创产业是如何迎对消费者对非刚性消费的选择竞争呢?作为文创大IP的故宫博物院,近几年开发的文创产品受到不少追捧,由于现阶段国内疫情刚按住与国际疫情不容乐观的状况下,各地在政策严管中确保公众安全同时,故宫的文创团队在政策下,将根据疫情进展,逐渐也会恢复线上复工等规划的推进,但具体情况仍待定。

  若上故宫淘宝搜索会发现,故宫文创产品多属纪念礼品,除了包括市场熟知的口红、宫猫等辨识度较高的IP产品外,更发现新上架的一些设计精美的“国货”文创,譬如灵感来源于故宫里日月星晷仪的限定星空款粉盒和日晷圆珠笔,非常精美。

  以故宫日月星晷仪为设计元素的眼影

  谈起文创国潮,故宫-宫廷文化的艺术总监于思莹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对文创开发融入了国潮风的设计,结合艺术高度打造成商品与文旅体系、通过展览作为文化推广。在她看来这种“国潮风”更适合把沉淀百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向正在成长且好奇心重、个性特立的新生代,同时带动国货消费。“一些国家对民族与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得很好,他们善于以日常用品的设计和趣味活动来教育引导年轻人了解传承自己的文化。更何况中国千年文化丰硕绚烂是不能被埋没,但文化潮流是代代更新,应该思考‘国潮’是如何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结合符合时代的色彩、图样等时尚潮流设计方式,在带给年轻人视觉与感官享受的同时,引导他们了解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这表面上是做商业,内核还是文化的传播”。于思莹说。

  故宫博物院藏《中秋帖》瓷盘文创

  “文化的传承除了课本教育外,还需要生活的普及,就年轻人而言更需要‘潮流’的带引,所以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是结合时尚设计将文化融入到‘衣食住行’,引导公众感知中国文化,高标准的文创开发,对文化的良性传播与传承都是很必要,也适用于国际传播”。于思莹说。

  此前,故宫也推出了首档有关博物馆文创的电视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去年年底播出了第二季,今年第三季的节目筹备时间还没有最终确认。该节目的创意指导杨威杰,也是PHAIdesign弗爱设计的创始人,从事文创开放多年,对他而言,文创是设计的一种,不同的只是文创以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化IP做依托。目前他也为一些美术馆开发文创产品,工厂也均开始复工。

  PHAIdesign弗爱设计配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推出的文创产品“十示荧光万花筒”

  相比故宫、上博等文创大IP,各家场馆其实均在进行的文创开发,据统计2019年,上海市的美术馆新开发文创产品717种(上博不在此列),文创产品总数达25687种,销售额超过720万元。这看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均摊到每一件的销售额并不高。加之2020年经济状况的影响,公众或会更加注重文创的实用性。近期上海博物馆低调推出了上博荷塘乳鸭、缠枝莲、大克鼎精酿啤酒,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到公众的需求——价格不贵、有文化含义的快消品。

  除了网络的销售渠道外,文创产品既依托艺术机构的前端销售平台,又需要设计人员和后方工厂支撑,但在疫情之下,艺术机构尚未完全复苏、后方工厂刚刚恢复生产,杨威杰提出此时的文创设计应注重日用、实用,并控制成本,文创产品的销售回到2019的状态,至少要到脱下口罩、一切正常之时。

  城市已经春暖花开,但走进美术馆仅仅是艺术行业复苏的开始,这个过程还需很多的筹备。


  • 书画头条网_书画界的头条 www.aqm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