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从诞生发展到明代,逐步走向辉煌,明代也是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明代的画派林立,名家辈出,画人无数。在众多流派中,又以 “浙派”、“吴门派”、“华亭派”最具代表性。
《秋溪放艇图》明 蒋嵩 绢本水墨
此画描绘的是危岩欹树,下临溪水,溪中一舟,有一人独坐读书,舟尾一人摇橹。上方远山群雁,下方是巨石和水草。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粗健,用简练概括的手法表现远近溪山,轻舟横渡旷野之景。全图布势爽朗,在画法上受吴伟水墨协议一派的影响,并上承南宋马远、夏圭“院体”的传统,笔墨有所放纵,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主要特点是山石用大斧劈皴染,勾斫皴擦多以方笔,干湿并用,泼墨、破墨兼而有之,劲健粗放,墨气淋漓。整幅作品富有节奏感,近处的山石和小舟的浓重笔墨和远处的一抹淡化。
明初 浙派
明初,画坛以“浙派”为主。延续宋代绘画风格的“浙派”以学习南宋马远、夏圭为主,善在山水景色中增添有情节的人物活动,既有气势,又不乏生活情趣。其实质是以山水为背景的人物画。“浙派”山水画的杰出代表有吴伟、蓝瑛、戴进等。
《月下泊舟图》明 戴进 轴 绢本 水墨淡彩
59.5 x 42.5 公分
收藏于王季迁明德堂,美国。
这幅画中远景以浓墨勾勒山实黯影,自左而右渐漫于淡雾中,明月在右上角。画中的前景自左下角分歧而出的芦苇,包围轻舟横陈的中景,则为整幅图的主景所在。
戴进,得唐宋诸家之妙,无所不工
戴进(1388—1462),字文进。银匠出身,后改工书画。绘画临摹精博,得唐宋诸家之妙,道释、神像、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兽等,无所不工。
《春游晚归图》明 戴进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作品画面左下角的前景,画一座庭院,伸出墙外的树枝、路边红色的桃花,都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一名士人正在敲着门,庭院中有个仆人提着灯笼前来应门,显示着春游主人“晚归”的诗意。中景的田野小径上,两个农人扛着锄头回家,远处农舍的空地上,有个农妇正在喂食家禽,人物虽小,显示出画家对细节的用心描写。
这幅画的笔墨多取法自南宋时代的马远、夏圭一派,构图上虽然仍然旧沿袭着南宋院画体系风格,保留了大部分空虚的地方,但是画面比较平板,近景和远山几乎是在同一平面上,比较缺乏景致空间的深度,这也是浙派绘画的共同特色之一。画上并没有作者的落款和印章,但是从画风,再比照其它画作来看,似可推断是戴进在北京时期的作品。
综合其它传世作品来看,戴进除了兼法宋、元诸家以外,受到南宋马远、夏珪“院体”一派画风的影响比较深。但是他继承古人传统,而不为成法所拘,能够发展变化,自出新意。这件作品为戴进基于马远、夏圭风格,而更近一步,大胆强调丰富笔墨效果的杰作。绘画技法功力深厚,笔墨灵活而变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严谨中又富有潇洒俊逸的格调,是代表戴进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
吴伟,体恤民情,极具市井气息
吴伟(1459—1508),字世英,号鲁夫。早年画法工整细腻,中年苍劲豪放、泼墨淋漓尽致。一生波折的他对民间的底层极具同情心,其作品极具市井气息。
《松下高士》明 吴伟
蓝瑛,擅没骨重彩,色彩明丽
蓝瑛(1585—1644),字田叔,晚号石头陀。其绘画有两种方法:一种作钩勒浅绛法,另一种作没骨法,设色鲜艳夺目,所画青山、红树、白云,运用石青、朱砂诸色,点染别致。
《白云红树图》明 蓝瑛
图轴,绢本,青绿设色,纵:189.4 cm,横:48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幅用没骨法以石青、石绿色画山石,用朱砂画小草,树叶也用浓艳的红、黄、青、绿没骨点出,云用白粉渲染。画面色彩浓重丰富,却又典雅清新。自识“张僧繇没骨法”,实为画家自己独创的画风,此幅为蓝瑛青绿重色画的代表作。
此画画面前景以平远构图,画山间水畔的村落,水边斜生着苍劲的老树,村落后倚高山,山间白云缭绕。画中山石不加勾勒,直接用石青、石绿,多种颜料渲染,山脚用赭石相接,用汁青和花青染出石面的向背关系。树木的轮廓略加勾勒,在敷色渲染之外略加皴擦。树木的枝叶工整细致,有宋画的风致。白云以花青和白粉晕染而成。蓝瑛的没骨重彩,色彩明丽,色彩对比明快,具有一种装饰美感。
明中 吴门派
中期以后,苏州兴起了追崇元代山水画传统的吴门画派。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雄浑、文秀的水墨,大多是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沈周与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兴于沈周,成于文征明。唐寅与仇英则是画派中的另类。
沈周,寄情于物,托物言志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他的花鸟画一方面借用具体形象来展现花鸟的自然美,用花鸟来寄寓人的共性;另一方面营造出平和清淡、雅士闲居的意境,突出心性、直抒胸臆。
沈周 东庄图册 南京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其师吴宽家的庭园景色。吴宽官至礼部尚书,是沈周的老师和挚友,多有诗文唱和。东庄是吴宽的庄园,也是江南士大夫经常聚会、吟诗、品茗的地方。后人盛赞沈周的《东庄图册》,“观其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绝,笔法复纵宕,虽李龙眠山庄图、鸿乙草堂图不多让也。”这里所选的一幅是“北港”,图中画一荷塘,波光如镜,荷叶亭亭玉立,疏密有致,摇曳多姿,岸上树木点写自然,情态各具;坡岸皴染结合,浓重得宜。
唐寅,阅历丰富之风流才子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从师沈周,修养广博,诗书画并佳,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
《松山访友图轴》
唐寅
明末 华亭派
明后期至明末,强调文化修养的文人山水画派——“华亭派”出现。其中以董其昌为“华亭派”杰出代表。
董其昌,文敏墨妙,自成一家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万历进士。用笔秀逸,皴写适度,苍然萧古。他总结性的提出“文人之画”概念,提出“南北宗”理论,对明末以后的中国画创作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代山水画画家众多,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