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和县善厚镇万元村和尚庄自然村村民朱礼明无意中挖到几块大青石,细细观察发现,这些大青石是9块雕刻有莲花的青石底座。一时间,朱礼明挖到“宝物”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政府获知此事后,迅速联系文物管理部门前往调查,经宣传协商,这些“莲花座”被如数收缴,并运至该镇万元村村部妥善保管。
“莲花座”出土地系唐代泉水寺遗址偏僻的小山村为何有这么多的“莲花座”等石构件呢?5月31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获知,和尚庄自然村曾在唐贞观五年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取名泉水寺,即法惠寺,寺庙因一脉常年不枯的泉水而得名。
北宋词人贺铸一首《宿法惠寺》,使得泉水寺即法惠寺名扬天下。据相关史料记载,公元1354年前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转战江北,曾率部驻于泉水寺内,饮泉后赞不绝口,称此“清冽甘甜,沁人心脾”,并命人立碑作证。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仍有香火延续,只是规模大不如以前。”据村中80多岁的朱大爷介绍,他小的时候,山上还有成片的寺庙存在,寺庙前后还有塔林,但大都已颓废。“文革”期间,都被彻底摧毁了,如今片瓦不存,淹没于黄土之下。这些直径在七八十厘米的莲花座和有棱有角的石构件,足以证明当时的泉水寺规模之宏大。
“莲花座”如数上缴并受到妥善保管村民朱礼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来此地取土,发现了地下的大青石,挖出来之后,才看到是有棱有角雕刻有莲花的莲花底座。因为地下挖出的东西归属国家所有,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并将这些有价值的物品如数上缴。
和县文物部门作出了三条处理措施:一是和当地村委会签订文保协议,确保文物安全;二是由私人野外堆放交由村部集中存放,专人看护;三是待和县博物馆建好后移至馆内存放,进行专业保护与展示。
“善厚镇历史文化丰富,有和县猿人遗址、凤林禅寺、万元寺等历史文化古迹,唐代泉水寺,即法惠寺遗址的发现,更加丰富了善厚镇的文化历史内涵!”善厚镇党委书记陶振华表示,有这么好的文化历史资源,当地理应做好保护与挖掘工作,目前和尚庄自然村正整体搬迁中,下一步将结合乡村振兴,积极做好泉水寺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加快和县北部旅游山区的发展步伐,带领一方百姓致富。